《新华每日电讯》昨天头版头条刊发文章,报道本市坚持“放管结合”、创新事中事后监管方式,努力建立与城市定位相适应的监管环境的经验举措,本报今日全文转载——
简政放权,既要把该放的放足,也要把该管的管好。近年来,天津坚持放管结合、双轮协同,在持续推进行政审批事项大幅“瘦身”、非行政许可事项全部“清零”、行政审批简化为“一颗印章”等改革同时,及时跟进创新“一个平台管信用”、“一份表格管检查”、“一个部门管市场”、“一支队伍管执法”、“一套体系管廉政”等事中事后监管方式,努力建立与市场经济规律和国际惯例相符合、与城市定位和自贸试验区建设相适应的监管环境。
推行一个平台管信用 规制失信行为
让守法企业一路绿灯,让失信企业处处受限。为保证“放而不乱”,天津率先建立全市统一的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公示平台,为失信行为套上“紧箍咒”。该平台实现56家市级行政管理部门信息互联互通,涵盖主体登记、行政备案、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等共计4000多个信息指标。开通一年半来,共公示市场主体相关数据信息近900万条,其中行政处罚信息5000余条。
记者登录该平台发现,市场主体信用被分为“良好”“警示”“失信”“严重失信”四类,并分别用绿、黄、红、黑进行标注。天津市市场监管委主任林立军说,信用风险分类公示不仅使企业信用状况一目了然,而且便于分类监管,信用等级低的企业会被列为重点监管对象,增强了事中事后监管效果。
而在天津白云酒店管理公司总经理助理李翔宇等部分企业人士看来,这一机制既有利于约束企业守信经营,也可以避免劣币驱逐良币。
创新一份表格管检查 增强监管协同
无事不插手,有事不撒手。“一份表格管检查”的监管变革,有效解决以往多头分散监管带来的种种弊端。
“一份表格管检查”的核心是“两个随机、一表共享、联合检查、结果公示”。天津市市场监管委企业监管处副处长黄雁东向记者演示了具体操作。登录市场主体联合监管系统后,选择设定比例、区划等条件,系统在监督检查项目目录数据库和执法人员数据库中,一键自动随机抽取受检企业和匹配所有参与检查部门、被检查项目和行政执法人员,自动生成“一企一表”。
“被抽中的执法人员组成联合检查组,依据同一份表格对企业实施集中检查,形成被检查企业的信用风险等级并公示。”黄雁东说,这一制度对于保证执法公平,强化监管协同,提高监管效能,减轻企业负担具有创新性意义。
实施一个部门管市场 做实三级监管机构
弥合监管“缝隙”,补齐基层“短腿”。天津大力推行“一个部门管市场”改革,做实“一二三四”的监管体系,形成横到边、纵到底、无断层的监管全覆盖。
“一二三四”即:工商、质监、食药监“三局合一”成立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委员会,整合组建市和区县两级市场和质量监督稽查队伍,构建市、区县、街乡镇三级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机构,明晰三级机构及村居协管员责任。
记者在拥有千余家商户的韩家墅农产品批发市场见到,这里的市场监管所配备了9名专业监管人员和先进的快检实验室。所长张书强告诉记者,与改革前仅有两名非常驻工商人员相比,专业、专职力量得到大大加强,有效消除监管死角和盲区。
林立军说,“一个部门管市场”实行垂直管理,做到重心下移,实现对市场监管的统一化、网格化、无缝化和全覆盖。
开展一支队伍管执法破解基层执法难题
“有权乱为”不行,“有责不为”也不行。针对执法力量“倒三角”分布,基层行政执法存在“有权管的看不见、看得见的无权管”困局,天津实施了街镇综合执法体制改革,推行“一支队伍管执法”。
目前,全市街乡镇全部成立了综合执法机构和队伍,统一行使城市管理、民政、环保、房屋安全、消防安全、教育、卫生、文化等与社会管理相关且简便易行的共41类295项行政处罚权,同时建立执法工作衔接、重大案件移送、公安保障、联合查处等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