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推进河东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暨校企深度合作工作会议在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天津电力建设有限公司召开。区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刘亮,区教育局副局长刘婕,区人社局副局长崔鹏、科技局副局长胡佩铭出席会议并讲话。区总工会党组成员、副主席苏文静主持会议。二十余家非公企业代表和职业院校负责人参会。
会上,天津工业职业学院、天津市河东区职工大学、天津市财经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天津商务职业学院国际贸易学院四所院校代表依次发言,分别介绍了产教融合能力及对接方向,重点介绍机械制造、智能制造、财经服务等专业建设情况,并就“定向培养”“实训基地共建”“课程协同开发”等校企合作方向提出具体建议。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天津电力建设有限公司、天津富力万达文华酒店、天津市智华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作为企业代表,围绕技能人才需求、岗位能力标准、协同培训机制等内容明确“需求清单”,为推进产教深度融合提供实践依据。
在与会代表的共同见证下,河东区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刘亮与天津工业职业学院党委书记汪坪共同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标志着河东区在构建校企协同育人机制方面迈出关键一步。
刘亮书记指出,要深刻把握“校企合作”在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中的战略意义,指出校企合作不是简单“学校送学生、企业要工人”的资源对接,而是实现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有机衔接的“必答题”,是互利共赢、服务区域发展的重要举措。要聚焦“三个关键”,全力推动合作走深走实:一是企业要主动“敞开大门”,切实承担人才培养主体责任,提供实训岗位、选派技术骨干参与教学,将“师带徒”传统模式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紧密结合;二是要健全校企常态化沟通机制,搭建资源共享平台,推动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三是要以校企合作为重要抓手,进一步赋能产改工作,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助力河东高质量发展,让更多河东工匠脱颖而出、建功立业。
本次会议明确了校企合作在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中的关键作用,为构建政府引导、行业协调、企业主体、院校支撑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新格局奠定了坚实基础。